查看完整版本: [-- 经典诵读:儿童诵读经典教育理念及实践 --]

房氏文化、房氏网、中华房氏网、天下无二房、房氏宗亲网、房氏、房姓 -> 房家书院 -> 经典诵读:儿童诵读经典教育理念及实践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房伟铭 2011-07-19 22:40

经典诵读:儿童诵读经典教育理念及实践

                  儿童诵读经典教育理念及实践
                           河南省妇女儿童活动中心  李德范 

    
儿童诵读经典的教育方法,并不是现代人的新创,而是中国古代传统教育的一个重要方法。现代科学研究及教育实践证明,这种教育模式是符合人的生理、心理及智力发育规律的,是极其优秀的教育方法。
     1、儿童时期是人一生当中记忆的黄金时期。
    人的大脑大约有140亿个脑细胞,或称神经元,从大脑延伸到身体各个部位。婴儿时期,神经元是比较单一的,相互之间的联结也不密切。随着吸收物质和信息这两方面的营养,每根神经元,渐渐发育成许多树枝状的“树突”。如果发展得好,每根脑神经元可生出几千至两万之根树突。各树突间通过叫“突触”的东西接通,形成复杂的神经网络,来处理信息,执行大脑的各项功能。 人脑神经细胞的发育:由简单到复杂。树突和突触形成的网络越复杂交错,大脑的功能就越好,人就越聪明,举一反三,触类型旁通,学什么都容易。脑细胞发展的最快速度时期是在03岁阶段,36岁次之,到了18岁,树突停止生长。20岁以后,脑细胞每天以十几万个的数量死亡。从出生到三岁这段期间,突触数量呈现爆炸式剧增,3岁时,突触已形成75%,到了童年初期,感觉中枢成熟。童年期大脑发育最快,大体定型。青春期,边缘系统成熟,并且重要的是,对大脑的各部分彻底“修剪”,凡经常接受外界经验刺激而一再连结的突触,得以永久保留;凡不常发生连结的突触,到十岁以后会被脑部无情淘汰。十岁以下儿童脑中的突触量约为成年人的两倍。如果把人在十七八岁时所达到的普通智力水平看作100%,那么,从04岁就获得50%的智力,从48岁,又能获得30%的智力,而余下的20智力,则在817岁这个期间获得。这就是说,儿童出生以后的头4年的智力发展的速度是惊人的,它等于后17年智力发展的总和。由此可见,人的智力开发,幼儿是最佳时期,错过时机,将会造成终生遗憾。 

        2、诵读经典利用的是右脑深层记忆
    如何开发智力呢?还必须针对大脑功能的独特性来操作。从机能上来说,人的大脑分左、右两半球,各有不同的功能优势。左半脑的工作性质是理性的,主要负责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右脑的工作性质是感性的,主要负责形象思维和图形记忆。从意识上来说,人的意识分为表层意识(即意识)和深层意识(即潜意识)。人们通常使用的,是大脑外部的表层意识,不大使用深层意识,但是出色的记忆力其实存在于我们的深层意识中。表层意识对应于大脑左半球,潜意识对应于大脑右半球。人们一般认为理解的状态下背诵记忆快,记忆久。然而理解即属于表层意识行为,它的存储虽然速度快,但却存储于大脑的浅层,属于短时间的记忆,不能长久。而不求理解的大量反复的朗读和背诵,可以帮助我们打开大脑由表层到深层的记忆回路,把记忆存储于右半脑的深层皮层中(即潜意识记忆)。这种记忆既强大又持久。据研究,右脑在记忆力和想象力方面都比左脑强一百万倍。由此可见,大脑的记忆特点很象计算机。浅层意识的记忆就象内存,一切的运算过程在此完成,但它的容量却很小,而且并不储存。而深层意识(潜意识)的记忆则象硬盘,它虽然没有参与直接的推理运算,但却是信息存储的基础,容量巨大,存储时间长。经典诵读的理念就是利用人生当中最黄金的记忆时期,装进最有价值的东西,为人生的智慧和文化打下坚实的根基。在这个朗读与背诵的过程中,理解的很少。但正因为理解的少,它不是由左半脑的浅层意识来完成,而是直接由右脑把文字的图形和声音作为一个整体记忆在深层意识里。因而这种记忆是强大而长久的。很多人不能领会理解和记忆的关系,总以为儿童理解不了高深的古文,因而诵读背诵没有什么用。其实,懂了才教的观念,是错误地理解了西方的认知理论,以为不论学什么东西都必须由浅入深,按部就班,循序渐进。其实学数学、学技术等必须如此,可是学文化,学艺术就未必这样。君不见胎儿在母腹里就能够接受胎教音乐的熏陶?而最好的胎教音乐,就是世界一流的古典音乐。由于总以为“懂了才教”,我们就对小孩实行“懂的才能教,教了才会懂”的教育,于是,尽教孩子一些“小鸡叫小狗跳”的浅白语文,结果变成只学语言,没有文化。对音乐、美术教育也是这样。而幼年期是大脑发展最快速,也是最关键的时期,就这样被成人的无知给耽误了。因此,儿童诵读经典,就是在人生最佳的记忆时期,利用他右脑的强大记忆力,在大脑的深层记忆里储存知识的精华。这就象在儿童心里种下一颗美好的种子,当时看似乎并没有马上见效,但随着他的成长,这粒种子就会慢慢地发出芽,抽枝。等到他长大成人时,一颗参天大树已悄然长成。如果现在这个最佳时期不用,等到他长大了能理解的时候再去种,或者即使及时播种,但种下的并不是优良的种子,等到树木生长到一定程度,开始生发枝条,开花结果时,再开始努力,为时已晚矣。经典教育就是要用一流的经典文化烙印,渗透在孩子的潜意识里,而潜意识的妙用就在于无需经过意识的运作,能直接地,默默地,自然地影响人类的思维和行为,使之成为具有深厚文化底蕴,铸就大才的根基。

       3、儿童读诵经典是语文启蒙的一个重要方法。
          经典诵读,输入儿童大脑的信息是文字的声音和图象,儿童借助强大的右脑潜意识记忆,可以轻易地记下这些声音和图象,因而也就能很快地认识文字,形成阅读能力。比如一本《论语》,共一万八千字。一个四岁的孩子,如果每天花一节课的时间(45分钟),只需要三个月至半年时间,即可熟练背诵,而且能把文字全部认识下来。这样一下子就整体解决了几千字的认字问题。由于记忆的是声音和图形,因此古文和现代白话文在幼儿看起来并没有大的区别。他不需要学拼音,自己一个字一个字地去拼着读,而是在大人的领读下,直接整句整段整篇地记忆。现在学校的语文教育,走的恰巧是一条相反的路。从拼音开始,由简单到复杂,一个字一个字地教,由字到词,由词到句,最后再是文章。一年级读小马过河读起,最后再到复杂的古文,走这样一条路,学好语文就得十多年的时间。这两种认字方法就象是煮粥。诵读经典的认字效果就象一锅一锅地煮。一篇几百字的文章就象一煮粥,幼儿反复地诵读,就象是煮粥,等熟的时候,所有的米都熟了,所有的字也都认得了。但如果要是一次放几粒米,等煮熟了捞出来再放入几粒米,那要煮熟一把米就费劲得多。而现在学校的语文教育就与这种煮米方式很象似。但是,当我们思考语文教育的本质作用时,就会发现,这样的学习方法并不符合最本质的语文学习规律。语文教育的本质,是信息和思想的交流。语言的交流是模块化的整体的感知。我们说和读的每一句话,它的意思是整体把握的,是整体才有意义的。我们学的时候也完全可以遵循这样的路子,即整体地学习,不需要再拆分成字、词、句。如果还原成字、词、句,再组合,成句子,信息的处理就经过了一个分解与再组合的过程,速度就慢得多。就比如看一个人,如果从整体把握,可以很快对这个人的声音笑貌有一个了解。如果先分析记忆这个人的眼睛、眉毛、鼻子、耳朵、嘴巴,最后再拼起来的时候成为一个人脸,这就困难多了。语言交流的方式是听、说、读、写。在这四项基本能力中,听说是第一层次,读是第二层次,写是第三层次。对于母语教育,听和说不成问题,关键是读和写。读和写是两个层次的问题,不能同步学习。因为写对于儿童的身体发育和知识积累有更高的要求。而读则不存在这个问题。小孩的记忆力很好,舌头学说的模仿能力很强,你教他读,他就能读,你教他读什么,他就能读会什么。因此,在这个时期,可以专攻阅读,专攻记忆,快速推进。等到大几岁时,发育更好时,再进行写的训练。这时由于有了大量的积累,写也就不成问题了。另外,白话文就是日常生活的语言,日常生活的语言还需要专门学吗?或者说还需要专门花那么多时间,一周设好多节课去学吗?既然在幼儿看来,简单的白话文和复杂的文言文难度都差不多,那我们何不从最难的地方着手呢?难的学会了,往后越学越简单,岂不是更好?幼儿时期右脑极强大的时候不学,等长大时右脑功能减弱,对于声音及图形的认知不再敏感时,再想用这样的方法,为时已晚了。那只有一路地越来越难地学下去了。

     4、读诵经典与智力开发
       诵读不单单是利用幼儿及儿童期的强大记忆力,而且还能够反过来继续开发这种记忆力。人要记忆、理解一些东西,靠的是大脑的能量。一个强大的大脑不是自然而然就长成的,而是锻炼出来的。读诵经典对于智力的开发,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诵读经典通过声音和图形刺激脑细胞树突和突触的快速生长,形成一个复杂交错的网络,从而使将来可以参与学习记忆的树突突触数量大增。进行记忆的脑细胞的树突和突触形成的网络越复杂交错,大脑的功能就越好,人就越聪明,举一反三,触类型旁通,学什么都容易。(二)记忆力不但与脑细胞的发育程度有关,还与读书学习时的专注程度有关。一个不专心的孩子,其记忆力绝对比不上专注力强的孩子。正确的放松的诵读,能够大大提高孩子阅读时的专注力。因为人在放松时的诵读,能够使脑调动大部分能量,参与进来。这时,大脑的电波从杂乱无序且低能的状态,就会逐渐调整到整齐有序的状态。随着时间的延长,这种整齐有序的脑电波会越来越强,这就意味着注意力越来越能专注,大脑的能量也越来越高。经过三五年的训练,该儿童的大脑就会成为一个超越常人的大脑,其注意力、记忆力,是其他儿童所不能比拟的。(三)通过经典诵读能够快速通过认字关,打开阅读的瓶颈。阅读的瓶颈一旦打开,孩子就可以自主地阅读地很多东西。而一旦他开始自主阅读的时候,信息的刺激量就大大地增长,要超过原来经典诵读时的声音和图形刺激,这时智力就会有一个快速增长期。 

      5、读诵经典,建立道德根基,改变心性与气质
    现代教育出现的最重要的问题,是重知识,轻人文。而对人的教育,恰恰是教育的根本问题。邓小平曾多次说,我们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两手抓,即一手抓物质文明建设,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可是这几十年的国家教育实践表明,这两手并没有都硬,人的精神面貌始终是中国教育面临的一个最大问题。因此,邓小平又曾说,改革开放以来一个最大的失误,就是对人的教育没有抓好。人文教育缺失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对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彻底抛弃。文化是有民族性的。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流传了几千年,已经深深根植于中华民族心中,融化到中国人的血液里,成为中华民族属性的一部分。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华传统文化被批判得一无是处,甚至成为落后、反动的代名词。文化血脉的切断,必然导致文化营养的供应中断。而外来文化的移根,又受到民族免疫力的排斥,不能很好地起到滋养心灵的作用。因而,这几代中国人的教育,是一种缺失的教育。这几代中国人,表现出了一种严重的文化营养缺乏症。这种影响在继续。翻开报纸,打开电视,登陆互联网,每天都可以看到中小学生出现的种种问题。这说明,教育出现了问题。这问题不是出在具体哪门学科知识上,而是出在人文教育上。空洞的说教没有说服力,不能在孩子的心灵里开花结果。即便是开花结果了,也不能结成硕果。现代的学生,一到八九岁以后,便开始表现出了强烈的叛逆,学生与家长、与老师、与社会之间出现种种的不和谐。心理学家告诉我们,这种叛逆是其独立人格开始形成的标志,是正常的。问题是,在青少年儿童独立人格开始形成的人时候,我们的教育并没有给他足够的人文营养,并没有给他指明正确的前进道路,出现问题是必然的。而在人文教育上,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作用是举世公认的。中国古人把人放在天地之中,从天人合一的角度进行思考,得出了一系列合乎自然与人文规律的见解,其立意是高的,其见解是深刻的,其作用是久远的。两千年来稳定的中国传统社会,即是无可辩驳的明证。经典的力量是超越时空的,因为自然与生命的规律并不会改变。当人们打着所谓“文明”、“现代”、“进步”、“潮流”等旗号,沉醉在物质的繁荣之中时,人自身的价值却越来越微不足道了,或者说,现代社会中人越来越找不着自己的价值了。对人的精神价值的否定,必然导致对物质的崇拜,对物质的崇拜会使人更加迷失,虚无与败坏也如影而至。在这样一个时代,经典教育具有特殊的意义。它用优秀的传统文化浇灌我们的心灵,使中华民族得到人文的充充足足的营养,重铸民族的魂魄,重树道德的根基,能够从根本上解决人文教育的问题。 传统文化的人文教育内容举例:略。用传统中华文化进行教育,可以建立起比较牢固的人文基石。青少年接受这种教育,可以使其性情变得比较庄重沉稳,改掉虚浮骄燥和乖僻的性格,解决教育中常令老师和家长头痛的叛逆心。而性格与气质的改变是孩子今后在学业上能够前进多远的一个重要因素。 这也是对幼儿进行早教的一个奥秘。早教必须注意有所为,有所不为。必须用真、善、美的经典的东西进行教育,而摒弃那些不良的信息。这样可以使儿童保持其纯真而有活力的赤子之心。单就认字阅读来说,早教的办法很多。但如果不注意保守孩子心灵,将会对孩子贻害无穷。有些家长让孩子很早养成读报纸的习惯,或者用其它一些未经过滤的信息来刺激孩子的大脑,这也可以达到开发智力的作用。但其中很多不良的信息刺激大脑,使其心智过早开启,早早失去儿童纯真的天性,看似很早就开花结果,实则是功效已尽,很难再有大的发展了。 
    6、经典,是历史选择的优秀书籍
    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爆炸的社会。《哈佛商业评论》载文指出,当今世界知识每7年至10年翻一番;工科大学生迈出校门时就发现,其所学知识的50已经过时。世界上每天出版的新书数以万计;互联网上的信息更是浩如烟海。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人,被良莠有不齐的书籍所包围,被真真假假的信息所淹没。如果没有判断力,真的将茫然无措。正如庄子所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
如何才能在这些浩如烟海的信息中找到人的本心?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如果我们能够更上一层楼,站在高处,就会高瞻远瞩,穷千里之目了。经典教育带给我们的,就是这样一种精神。真正的真理是不会改变的。无论社会怎样发展,自然的规律没有变,人的本性没有变。古今中外的先贤们论著,之所以被称为经典,乃是因为他们是站在宇宙人生的本源的高度去看社会和人生,去思考社会和人生,因而其所得出的结论就具有永恒的价值。
人类的发展,就如同大浪淘沙。千千万万的书籍被不断地写出来,看似不知所措。然而时间给我们天天淘,月月淘,年年淘,能够流传下来的经典就越来越纯,越来越精。正如随着时间的流逝,木头会朽坏,而钻石却会光彩依旧。经典作品就经历了时间长河的涤荡,经历了无数人的选择。能够最终流传下来这件事本身,就说明了它们的内在的钻石一般的价值。今天,当我们静下心来阅读这些经典作品时,我们仍然可以看到它们透射出的先贤思想的光辉,能够感受到先贤们孜孜孜不倦探求真理的大智大勇的精神。我们要教会我们的下一代阅读经过历史考验的经典作品,因为它们有洞察宇宙人生的真正智慧,具有超越时间空间的永恒价值。每次读这样的书籍,都会使人生的智慧上一个新的台阶。当人们领会了先贤的思想,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时,也许就能体会到孔子当年感吧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的心情,也许就能体会到杜甫那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吧吧。
北京四海儿童经典导读手册上有这样的话:
读圣贤书,立君子品,做有德人;
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友。
站巨人的肩上,孩子们才会看得更远,才可能把自己的大厦建得更加宏伟,有了这样的根基,未来的接班人们才不会迷失在良莠不齐的世人说教中,迷失在物质的洪流里。 
       7、诵读经典教育的历史实践 
    两千年来的中国传统教育,基本上是采用诵读经典这种方式。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朱光潜的一段回忆儿时受教育的话,是中国传统教育的典型描写:“私塾的读书程序是先背诵后讲解。在‘开讲’时,我能了解的很少,可是熟读成诵,一句一句地在舌头上滚将下去,还拉一点儿腔调,在儿童时却是一件乐事。我现在所记得的书,大半还是儿时背诵过的,当时虽不甚了了,现在回忆起来,不断地有新领司,其中意味,确是深长。”
中国传统的启蒙教育正是如此。从幼童开始,手拿一本经典,反复读诵,直到滚瓜烂熟。从中随便挑一句,都能立即背出。一本书背完,再接着下一本。从简单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到《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即四书),再接下来是《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经》等五经。读这些书还要读许多传、注、疏,到考进士时,一个人大约能背诵四十万以上的字。记忆力开发后,一个人在以后的人生中,实在是什么事也难不倒,学啥通啥。
正是基于这种优秀的教育,中国古代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文明成就。在长达一千多年的时间里,中国在许多的领域,比如科技上,经济上,文化上都遥遥领先于世界其他地区,涌现出了一批批的大思想家,大文学家,大政治家,写出了一篇篇千古传颂的美文。就连近现代的一批高举新思维的大家,也是用这种模式教育出来的。而反观这近百年来受新教育的几代人,几乎没有一个人取得象样的成就。现代的任何一篇文章的思想性艺术性也无法和古文相比。
    近代的中国没落了。许多人就把中国的没落归罪于中国的文化。其实,中国的没落有着许多方面的原因,比如地理环境、政治制度等。再者,任何一种教育模式和文化思想,不可能解决全部的问题,把中国的没落归罪于中国的文化是一种肤浅的行为。
再来看犹太人的教育。世界上犹太人的数量大约有一千六百万人。如果以世界人口六十亿来计算,他们只不过占了不到千分之三。而犹太人当中却生成了很多的天才,像马克思、恩格斯、爱因斯坦、弗洛依德、伯格森、卡夫卡、海涅、萧邦、门德尔松、梅纽因、夏卡尔、卓别林等,不胜枚举。一八九二年设立诺贝尔奖以来,这个奖可以说是由犹太人所独占,因为有百分之三十二的得奖人是犹太人,其比例是其他民族的100倍。
    为什么犹太人有这么多天才呢?答案之一是,因为犹太人的幼儿启蒙教育进行得非常好。
当犹太人的孩子到了三岁时,他们就会被带到类似私塾的地方,教导他们希伯来语。他们让小孩背诵祈祷文,他们不要求他去了解文章的意思,只是教他去读书,而且以背诵为目标。
犹太人认为这个时候如果没有创建起记忆力基础的话,那么往后就没有办法学到其他的知识。到了五岁,她们就开始背诵圣经、摩西律法。在七岁前他们必须背诵摩西五经,即《创世记》、《出埃及记》、《利未记》、《民数记》、《申命记》。他们配合着旋律,反覆的朗诵了几百遍。到了七岁则学习《旧约圣经》剩下的部分,以及犹太教法典。犹太人在满十三岁接受成人典之前,就已经全部会背最基本的学问了。犹太教徒早上的礼拜祈祷书大约有150页,每天早上都必须要朗读,在这朗读的过程中,每一个人都能背诵。
   不可思议的是,一旦脑部这种大容量的记忆系统完成之后,接下来就很容易吸收各式各样的知识,完成了高机能的计算机式头脑。犹太人么优秀,这么独创性的思考是哪里生成的呢?信息的来源越是丰富,就越能生成优秀的发明及独创性的思考。优秀的发明或发现只能从贮藏在头脑当中的优秀知识来创造。记忆的容量直大,越容易生成新的发明以及发现。犹太人之所以有很多天才,就是因为犹太人是记忆的民族。 
    8、链接世界一流教育,造就通世大才根基 
      观古今中外的教育,无不重视以经典铸造坚实根基。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教育观
   西方启蒙大思想家亚里士多德这样论教育:
 “应当有一种教育,依此教育公民的子女,既不立足于实用,也不立足于必需,而是为了自由而高尚的情操。”在这里,亚里士多德把以人的理性的自由发展和德性的完善为教育的最高目标。西方的大学,从创立时起,最主要的职责是对人的精神进行教育,极少涉及具体科技的教育。即使到了后来,科学技术影响日益巨大之时,西方大学也一直坚持用经典著作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他们一直认为,对人本身的教育,才是教育的本质作用。这种教育才是人的素质最为重要的一方面,这种教育也称为自由教育。 
      纽曼的教育观
   纽曼是19世纪公认的最权威的思想家和作家之一。他于1852年当选为都柏林大学校长,1853年出版《大学的理想》,在世界高等教育史上有重要影响。纽曼认为, 大学的功用就是以正确的推理来培养人的理性,使之接近真理。我坚信智力训练的第一步是把科学的、方法的、秩序的、原理的、系统的观念印入学生的心灵,把规则的、例外的、丰富而和谐的观念印入学生的心灵。
受过自由教育的人可以做很多事情,因为受过自由教育的人已经学会了思考、推理、比较、辨别和分析,他的品味雅致,判断力准确,洞察力敏锐,它或许不能成为律师、辨护人、布道者、政界要员、医生、好地主、商人、士兵、工程师、化学家、地理学家、文物研究者,但是他的理智所达到的状态已经使他能胜任我上面提到的任何职业中的一个,或者他可以担当其他任何他抱有兴趣的、多才多艺和成就感的职业。
   由此可见,纽曼认为,自由教育不仅是“有用的”,而且比单纯的职业教育更有用。因为自由教育可以使人的心灵力量得到升华,而一个强大的心灵可以在任何必要的时候转化为具体而有用的力量。 
     另外,纽曼从社会角度考察发现,自由教育不仅对个人发展是必需的,而且对社会发展也是有益的。因为一个人除了职业的特定职责以外,还以他的言行影响着社会。一个具有强大而美好的心灵的人,无疑会提升社会的品质:
 “作为朋友、伙伴、市民,在家庭生活的纽带里,在闲暇的品味提高和润饰中,人应有行动和默想的余地。如果他不能在他的职业技能之外表现出进步,那么无论他的职业技能有多高,他只能算是一个教育不良的人。” 
     耶鲁报告的教育观
       19世纪初期的耶鲁学院是美国首屈一指的大学。据统计,在1840年美国75所学院中,有36所学院的院长都是耶鲁学院的毕业生。它的课程设置也为大多数学院所接受和模仿。
1827年,耶鲁学院组织精干的5人委员会,对大学教育的目标及手段进行了长达1年的调查和论证,写成了《A Report on the Course of Liberal Education》,人们简称《耶鲁报告》。该报告问世后,引起强烈反响,被认出为是“研究美国学院课程问题的第一重要的参考文件”。
《耶鲁报告》首先阐述的是教育的目的:
全面的教育的基础应该是广博的、深邃的、坚实的……在理性文化中可以获得两方面的优点:心灵的训练和心灵的装备;用知识充盈心灵并使之力量扩增……因此,学院课程的主导性目的应该在于用经常的、严格的训练来发展学生的官能。
关于古典学科课程。报告告论述了古典课程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认为,不包含古典学科的教育不是合格的教育,古典学科是最适于自由教育的课程内容。首先,古典学科是一个人所受教育的必要方面:任何人,如果没有古典文学的知识储备,而去从事任何文学研究、讨论任何文学题目,或者与那些欧洲任何国家或本国的被认为具有文学素养的人合作,就会立刻感到自身教育的缺陷,并且被认为是缺乏实际学问的一个重要方面。
    其次,古典学科不仅是知识的必要分支,而且它本身具有很高的陶冶价值。报告认为,了解、学习希腊、罗马作家等的古典作品对人形成较高品味、训练良好心智(无论是在思维还是在口头上)都极有好处,也有益于对崇高、纯真、简洁等美德的向往。古典学科提供了关于品味和美德的更好的范式。
    再次,古典学科的学习也是有用的。它是专业学习的最好的预备。一个没有古典学问的人,尽管可能从事一种职业,但也是过一种较为低级的生活,“无论他的专业知识是多么的丰富,但他仅仅只是一个神职人员、律师或物理学家;他比任何一个所受教育更自由的人都甚少获得成功的机会。
     总之:古典学科本身就是一种对心智官能的最有效的训练,年轻学者从最初到成熟的每个方面的才能的训练,都离不开古典文学素材。古典文学领域从最基本的语言要素的学习一直延伸到文学研究的最困难、最高深的问题,心智的每一个方面都被调动起来:不仅要用到记忆、判断和推理能力,品味和想象力也被调动起来并得以提高。
  报告对学习现代语言和学习古典语言做了一番比较,认为两者的教育价值是无法相比的。学习欧洲现代语言的知识主要依靠记忆,这些语言的基本框架和古典语方的大体相同,少数一些习语差异稍作努力便可掌握,同样,也无需像研究希腊、罗马古典作品那样进行精确的比较和区分。报告指出,许多学生正在学习现代语言,而且将有更多的学生继续学习,但对于他们,现代语言只是被作为一种实用的技艺来学习,而不是把它看作一个人的修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些人因为现代语言在世界一些地区被使用而认为它比古代语言更实用,这是一种明显的错误。正确的看法是,什么样的学科能提供最好的心智培育,什么样的知识能把我们导向对事物最透彻的理解,什么样的知识是专业学习的最好的基础,在这些方面,古代语言具有绝对的优越性。学生所必须掌握的古典文学的种种范例能够成功地把自由的原则注入年轻人的心灵,激发他们最活跃的爱国主义精神、高尚、慷慨的行为。纯粹的真理只有在古典语言中才能传达给人们,这一原则应该使各种争论告一段落,并应视之为永恒的真理。 
     圣约翰学院的通识教育
  圣约翰学院的通识教育属于“巨著课程型”。所谓“巨著课程”是美国若干高等学校为实施通识教育制定的一种本科阶段的教学计划。
   例如圣约翰学院19971998学年的名著教学计划规定如下:一年级学生以学习古希腊名著为主,包括15位大思想家和一些著名科学家的四十多篇(部)传世之作,如荷马的《伊利亚特》、《奥德赛》,柏拉图的《理想国》、《法律篇》、《申辩篇》、《斐德罗斯篇》,亚里士多德国的《诗学》、《形而上学》、《伦理学》、《政治学》等。
   二年级学生主要学习古罗马、中世纪、文艺复兴前后的经典名著,包括33位思想家、科学家、艺术家的作品五十多部(篇),如阿奎那的《神学大全》,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路德的《基督教的自由》,培根的《新工具》,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享利六世》、《里查德二世》、《第十二夜》、《李尔王》等。
   三年级学生主要研读16世纪和17世纪30多位思想家的四十多部(篇)作品。包括伽利略的〈关于两种新科学的对话〉,惠更斯的〈光论〉,斯宾诺沙的〈神学政治论〉,洛克的〈政府论〉,牛顿的〈数学原理〉,休谟的〈人类的本质〉,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和〈社会不平等的起源〉。
   四年级的学生则侧重于从18世纪和19世纪到当代的一些名著,包括26位思想家的作品。如达尔文的〈物种起源〉,黑格尔的〈逻辑学〉,林肯的〈演讲集〉,马克思的〈资本论〉,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引论〉等。 
     哈佛大学的通识教育
   进入20世纪,美国科学技术和经济迅猛发展,特别是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一跃成为世界头号强国。美国长期在科学技术领遥遥领先于世界其他国家。然而,美国高等教育界却对高等教育深感忧虑,忧虑的不是如何强化科学技术的教育以保持其领先地位,而是对学生知识和能力结构的过分专门化深感忧虑。许多教育家认识到,大学培养出的人才只受狭窄的专业训练是不行的,只有具有宽广的基本知识和理论基础,才能应付生产和科学技术提出的挑战。在这一时期,许多大学开始重视大学的通识教育。以哈佛大学为例,它分别于20年代、50年代及70年代,发起三次通识教育运动,把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并列,以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
   为此,哈佛大学设置了一个核心课程,要求所有学生修习。例如哈佛大学1994-1995年的核心课程规定:哈佛核心课程包括6个领域的若干课程。这6个领域是:外国文化、历史研究、文学艺术、道德观念、科学、社会分析。每个领域都有若干课程组成。如外国文化课有27门,历史研究课有29门,文学艺术课有48门,道德观念课有12门,科学课有26门,社会分析课有11门。要求学生用本科学习时间的四分之一左右来学习上述6个领域至少810门课程,每个领域至少应选一门,否则,将不能获得学位。
   以上是哈佛的本科生通识教育。在哈佛研究生的教育中,更是十分重视经典的导读。经典包括古代与现代的,本国与外国的学术名著。如其文科研究生,一个学期要读十大家的原著。
哈佛大学的通识教育,提出了关于道德观、价值观和对心灵、理性的培养要求,这有助于克服高等教育中普遍存在的唯智主义倾向,有助于培养符合社会道德、品格标准所要求的人。它提供了关于自然、社会和人文的广泛知识,这有助于克服高等教育过分专业化的弊端,使学生有可能打破专业的界限,以跨学科的、文理综合的广阔视角观察世界、认识世界,这正是处理和解决当今世界各种实际问题所需要的。
    哈佛大学认为,任何高级的文明必须发展社会资本,这个社会资本是看不见的。不能以浅短的目光看待我们教育的效果,最佳的教育不能以美元来衡量。它体现在文化传承、心灵积习、伦理素养、人生智慧、精神价值、文化能力、道德信念等。 
      中国现代大学教育弊端思考
      1898年,清末建立中国第一所大学京师大学堂时,以“端正趋向,造就通才”为立学宗旨;民国时期大学以培养“硕学闳材”为培养目标;南京国民政府建立以后,我国高等教育模仿美国大学教育,实施“通才教育”。这时的教育是全面的,重视人文的。现代的大家,包括获诺贝尔奖的华人,都是那时接受的教育。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大学教育模仿苏联,实施专才教育。大学院系调整,综合系大学变成专科大学。这时培养的人才,在人文教育方面具有极大的缺失。改革开放以后,大学才转变恢复成综合性大学,才开始重视通才教育,重视人文教育。
   即使如此,问题仍然很多。几十年来,我们的大学习惯于用“概论”加“通史”来代替原典。近十多年来,各大学教授们更是忙于拼凑各种通论、概论的体系,现买现卖。把这些东西灌给学生,远不如引导学生自己直接去接触原典来得深厚。古今中外的学术经典著作具有深长久远的滋润作用,给人以创造性的薰炙和不断反刍的空间,是永不枯竭的源头活水。
   读经典书籍,比读那些三转手、四转手的或拼凑出来的东西要意味深长得多。受这种教育出来的学生,不知道经典原著的原汁原味是什么,不知道经典作家是如何思考问题的,便接受了教授们的教导,轻视一切古今中外的经典书籍。结果这几代人,变得没有文化根基。
    世上有有本之学,有无本之学。正如孟子所说:“原泉滚滚,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有本者如是,是之取尔。苟为无本,七八月之间雨集,沟浍皆满;其涸也,可立而待也。”(《孟子-离娄下》有本之学如有源之水,滚滚流出,昼夜不停,把洼下之处注满,又继续奔流,一直流到海洋。而无本之学就如无源之水,一到七八月间,雨水众多,大小沟都填满了,但过不了多久就干涸了。
    孟子又说:“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君子贵在深造自得,即自觉地有所领悟。这就要牢固地打好基础,把握它而不动摇,积蓄很深,才能取之不尽,左右逢源。
由此可见,经典教育,是大学人文教育的重要内容,是通才教育的重要内容。儿童时期诵读经典,不但是及时开发幼儿的智力,建立坚实的人文根基,同时也是向大学教育看齐,是一条正确的方向。 
     9、经典诵读班的几点体会: 
   1)要把经典诵读看作是一种脑力体操。儿童每天进行1030分钟的诵读,相当于做了一次极有益的脑力体操。这样做有以下益处:积累知识,锻炼大脑,培养气质,养成习惯。 
   2)诵读注重的是读,而不必过分追求背。背是一个自然而然的结果,不必刻意去追求。刻意追求背会导致欲速不达,使家长和孩子都失去耐心,失去兴趣。总是要让孩子主动地背,而不要逼着孩子背。 
   3)诵读的质量很重要。声音要清晰洪亮,坐姿或站姿要端正,连续诵读的时间要由短逐渐延长。 
   4)诵读的速度很重要。在确保诵读质量的前提下,必须逐步提高诵读的速度,最后要达到每分钟500字左右。 
    5)诵读是一种脑力体操,不要追求理解。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孩子的心智没有成熟到主动愿意理解的时候,不必给予解释。 
    6)经典诵读虽然简单,但教师指导和集体环境也很重要。集体的学习,能够激发孩子诵读的欲望。经典诵读班就提供了这样一个环境。古人教育讲究“易子而教”。因为父母亲和孩子的特殊关系,在教育上很难树立起一种很好的教与学的关系。所以单靠家长督导诵读,很难坚持下去并取得很好的效果。 
    7)家庭诵读习惯的养成非常重要。经典诵读班仅仅是提供了一个环境,教师的作用是指导、督促、检验,但诵读的主要过程要在家庭完成。如果家庭养不成一个诵读的习惯,单靠经典诵读班一星期的两个小时,是绝对没有大的效果的。 
    8)不要怕难。难易是相对的。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克服自我,超越自我的过程,是一个由外律到自律再到自觉的过程。很少会有小孩开始就喜欢而自觉地去读。但一旦达到了某个境界,他将会有完全不同的感受。儿童阶段付出一些努力,把诵读和记忆的能力提升上去,在今后漫长的学习过程中,他会省去很多的艰苦。这就如同把一台电脑升级换代,以后处理信息的能力会轻松得多。但如果不付出努力去升级,后果会怎样呢?
 

 






查看完整版本: [-- 经典诵读:儿童诵读经典教育理念及实践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Time 0.108312 second(s),query:1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