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53阅读
  • 2回复

贞观名相—房玄龄(转帖)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房明毓
 

发帖
1135
房星
248917
威望
3443
贡献值
3421
交易币
4600
辈分排序
文友兴先志,宗建毓清华,秀灵钟厚泽,耀彩沛天家。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 发表于: 2009-03-14
贞观名相—房玄龄
作者: 子珮  2007-6-9 13:32

贞观二十二年(公元六 四 八年),房玄龄已是古稀老人,在朝廷里历经风风雨雨,活到70岁已经很不容易了。秋风吹过宫里的落叶,房玄龄的身体颤颤巍巍了。
翠微宫含风殿里,刚过知天命之年的皇帝也已重病缠身,对外的战争、储位的斗争、朝臣的纷争,让这位威武无比的帝王过早的病卧在龙榻上。此时的李世民已显得很苍老,他知道真龙快要归天了,在这最后一段日子里,李世民让人把房玄龄抬到殿中,放在天子御座之侧,君与臣相视无言,默默的对坐流泪,华丽的宫殿一片凄凉。
回首当年在渭北秋风之中的相识,时光已经流逝了整整的32年,这32年跨过两个朝代,这32年成就3位君王,这32年从天下混沌走向天下大治……
隋末,天下早已大乱,各地“诸侯”揭竿而起,当时,太原留守李渊自知无力镇压起义,又深晓炀帝猜忌嗜杀,政局动乱,难于自保,与次子李世民在太原起事。公元617年的一天,是李世民起事后的第三个月,在萧萧的秋风中,一个年近40的憨敦的中年男子,竟悠然自得地穿过猎猎旌旗,来到大军营帐旁,“我叫房玄龄,特来求见李世民。”
此时刚过18岁的李世民,犹犹豫豫地掀开大帐的帘幕……
房玄龄,字乔,出身“山东士族”,开皇(隋文帝年号)中,房玄龄偷偷的对他父亲说:“上无功德,徒以周近亲,攘神器有之,不为子孙立长久计,淆置嫡庶,竟侈僭,终当内相诛夷。视今虽平。其亡、跬可须也。”在隋文帝的时候,房玄龄就看到这刚刚建立的朝代已经岌岌可危,不能不说有大眼光。
李世民,出生在“关陇集团”的核心,四岁时曾有位相面先生预言说,此子将来必能济世安民,因以为名。隋炀帝大业十一年(615),炀帝被突厥始毕可汗率兵围困在雁门(今山西代县),年仅十六岁的李世民应募勤王,当时便崭露头角。
一个是“关陇集团”的核心,一个出身“山东士族”,研究历史的晓得,从三国、两晋、南北朝到隋以来,逐弈最高统治权的有“江南华族”、黄河中下游的“山东士族”,以及陕西关中和甘肃陇西的“关陇军事贵族集团”。拿关陇军事贵族集团和山东士族对比,就会感觉到二者的“风格”根本不一样。关陇集团的“风格”是“尚武”,而山东士族则是“尚礼法”。关陇集团获得了至高的政治地位,而社会地位却不及山东士族。两个集团之间固有的矛盾坚不可破,更不用说此时又值全雄争夺天下,剑拔弩张之时。
然而房玄龄是何等高明,他毫不犹豫的把自己后半生交予了面前这个刚过18岁的少年……
这是一本厚重史书的序,一部大戏的帷幕,正如一本书中华丽的写道:
一个书卷韬晦,一个武功初立;
一个慢条斯理,一个热血沸腾;
一个像水,一个像山……
年轻时,房玄龄游山玩水,广交天下文墨,对政治似乎没有应有的钟情,40岁的他孤身投靠李世民,这其中又有多少值得推敲的故事。不管这里面埋藏何等的巧合,也许就是老天赐给李世民的无上瑰宝。李世民很快就把房玄龄视为心腹中的心腹,要其招揽天下贤能,房玄龄尽心尽力为年轻的李世民默默的储备无价的宝藏,每次大战过后,众人争抢珍宝古玩,只有房玄龄寻觅贤能,悄悄的安置到幕府中。

如所愿,李唐王朝终于一统中原,走过玄武门之变。走进贞观长歌……
初唐的天空,星光灿烂。
这些光芒属于魏征、杜如晦、尉迟敬德、李靖、马周……翻开史书,各个生龙活虎,各个丰功伟绩。但是在贞观元年,唐太宗任命房玄龄为中书令。九月,唐太宗对朝中官员论功行赏。结果,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尉迟敬德、侯君集功名列第一,得到了重赏。淮安王李神通不服气,他冲着皇上说:“陛下,臣带兵打仗,舍生忘死,而房玄龄、杜如晦等人只是端坐朝中,舞文弄墨而已,功劳却排在最前面,臣心里不服。”
  唐太宗拍拍李神通的肩膀告诉他四个字:运筹帷幄!
淮安王李神通惭愧而退。
李世民是山,房玄龄是水,众臣是树,山载之,水润之。
众臣是铁,房玄龄是温润的玉,众臣是利剑,房玄龄是绢帛……
人们都说房玄龄有三怕:怕皇上、怕同僚、怕老婆。也许正是因为“三怕”,造就了一代名相。
先说房玄龄 “怕皇上”,贞观时期的谏臣很多,一个魏征,就带出200位谏臣,在朝堂上他们伸长了脖子,挣红了脸,跟皇帝挣,跟皇帝辩,把皇帝气的坐在龙椅上站不起来,这个时候,皇帝看一眼房玄龄,突然的挑出一件鸡毛蒜皮的小事大发雷霆,指着房玄龄大骂,房玄龄跪在地上,乖乖的把乌纱放在地上,“老臣该死”、“臣知罪”。皇帝还在骂,然后要房玄龄辞官,房玄龄也就乖乖回家了,家里人指责房玄龄没有骨气,房玄龄平静地说:“皇帝把气撒在我身上,总比憋在心里好受些,把房子打扫干净,待会儿皇帝要过来接我回去”。果然,没到下午,李世民就来接了,两人携手上车,谁都不多说什么……。
房玄龄对众臣豁达大度,对同僚温和谦让。侯君集吓唬他,长孙无忌讽刺他,魏征责骂他,就连萧瑀都敢跟他有事先挣三分理,房玄龄不出声,窝窝囊囊的站在一旁。有一个故事是这样说的,说有一次房玄龄病的很重,一个小官吏跟人开玩笑道:“宰相小病去探访有好处,如果病得快要死了,去探访也就没什么用了。”这话传到房玄龄的耳朵里。过了几日那个小官吏随众来探访房玄龄,房玄龄微笑着调侃一句:“你都肯来看我,那我一时半会儿还死不了啊……”
房玄龄怕老婆。这在今天都是一个好笑的故事,有一天,退朝后,房玄龄屁颠颠地跟在李世民的后面,一直跟到了后宫,李世民还以为有什么机密大事要单独汇报,一问才知,这位宰相的夫人正在家里 “河东狮吼”,堂堂的左仆射不敢回家,想求一道圣旨作护身符。李世民听到这,简直都笑出了眼泪,天子风流,此时他一高兴,就想管管臣子的家务事,杀杀“母夜叉”的威风。他首先选了两名美女,实施他计划的第一步:给房玄龄送“花”,要房玄龄纳妾。谁知房玄龄老婆不买皇上的账;李世民便开始实施他的第二步计划:派皇后给她做工作,讲了三从四德,房玄龄老婆还是不听;李世民恼了,使出第三招:他送去圣酒,说里面有毒,说“若宁不妒而生,宁妒而死!”房夫人一仰脖子就把“毒酒”喝个底朝天,把皇帝吓的掉头就走:“此等女子我尚畏之,何况玄龄……”    
当然,李世民不愧是风流明君,他准备的只是一杯陈年老醋。“吃醋”这个词就此流行,也有李世民和房夫人德功劳,房玄龄也一跃成为怕老婆的典范。其实,这个故事的背后还有一个叫人落泪的故事,房玄龄年轻时得病重将死,他嘱咐房夫人:“我死之后,你还年轻,不必为我守寡了,以后找个好人,好好对他。”房夫人听闻大哭,说:“你死了,我不改嫁,只是你不会信!”说着竟然用手抠出自己的一只眼睛,立誓不嫁。房玄龄惊愕又感动,最后病居然奇迹般的好了。怕这样的老婆,恐怕也是理所当然吧?
房玄龄有“三怕”,这三怕是他的短,更是他的长。房玄龄有着令人惊叹的办事效率和实干能力,每当皇帝和大臣定下国策,房玄龄就和他选拔的贤能埋头苦干,去实现宏图大业;李靖、李世带兵打仗,他就在后方募兵筹粮;他自己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事迹,他的功绩是为国家画好了条条框框。房玄龄身居相位二十多年,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却从不居功自傲,更不贪权图利。有一次,唐太宗要封房玄龄为宋州刺史和梁国公。李世民的目的是要为了让房玄龄的子弟有一个世袭的官位。但是房玄龄觉着自己身为宰相,不应贪图私利,更不能想着为子孙谋利益,便上奏说:“臣已经担任要职,现在又要封宋州刺史,这样恐怕会使大臣们争相追逐名利,使朝政大乱。臣认为不妥,请陛下先罢免臣的刺史职位。”李世民便依了房玄龄的奏折,房玄龄辞掉了宋州刺史,后来,朝中大臣纷纷辞去能世袭的官职。李世民十分感慨地说:“玄龄堪当重任,上行下效,朝中的大臣都要学习他呀!”
……
时间过的飞快,在凄凉的翠微宫含风殿里,房玄龄重病在身,用偏轿抬到御座前才勉强的下来,皇帝此时也身染痢疾,卧床不起。老了!时光如刀,无情的、锋利的刺向他们,曾今叱诧风云 、重整河山的君臣,而今白发斑斓、满面沧桑,即将走向生命的终结。
不久,房玄龄病危,李世民带病亲去与房玄龄诀别,房玄龄挣扎着说:“臣先走一步了,愿陛下保重……”
瑟瑟秋风,十个月后,李世民也永远长眠在浩浩的昭陵。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难过

新奇

臭美
【房】——丹朱嗣子陵,袭封后以封地为姓,史称房陵,为房氏开姓始祖。其后代遂为房姓。史书称:“尧帝世孙,因邑得姓。”
离线房炳林
踏雪寻梅偶入林园亭小坐遇花神寒枝秀蕾嫣然笑霜蕊红颜婉转颦

发帖
9503
房星
1945425
威望
28588
贡献值
17277
交易币
67068
辈分排序
景、国、炳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09-03-14
厉害呀,拜读了!
房氏勋业起盛唐,溯源追流一脉香。赖有先祖扶帝国,敢叫世贤遍诸邦。宜商宜学展奇才,亦文亦武留华芳。
离线房兆宽
发帖
4
房星
6344
威望
14
贡献值
14
交易币
211
辈分排序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09-05-17
哎  都是因为他儿子  现在就连隋唐英雄传里都把他去掉了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请确认你的回复是对本人作者的尊重,为了保证论坛发言的质量,望各位宗亲共同遵守论坛的规定,回复帖子要看清帖子内容,不要一味的赚人气,冒失回复造成文不对题。
 
上一个 下一个